整理旧书柜时,那本孔雀蓝缎面的相册忽然从顶层跌落。翻开的页面上,八岁的我正对着三十岁的我展示她的花毛衣,藕荷色的毛衣上,两只雪白的小羊正依偎在青草坡上,线头还俏皮地打着卷儿,每一道针脚都像是时光的刻度,丈量着我从八岁到三十岁的距离。
小时候趴在姥姥的膝头,看着银针在她布满老茧的指间翻飞,仿佛在演奏一首无声的钢琴曲。那时姥姥总说:“我们楠楠的花毛衣可不能重样,得比电视里的还鲜亮。”为了织出立体的图案,她戴着老花镜织了一遍又一遍。
真正懂得那些针脚的分量,是在初三晚自习的雨夜。我裹着姥姥新织的墨绿色披肩蜷在课桌前,备战中考的模拟试卷在灯光下泛着冷白,暖意却从脖颈处的双色麻花纹里汩汩涌出。中考前夜,姥姥说:“楠楠,披肩下摆坠着的檀木珠子是智慧豆,姥姥许愿楠楠可以顺利考进自己理想的高中。”
带儿子回老家,老远就看见阳台上飘着七彩的毛线。姥姥正教小家伙绕线团,祖孙俩的毛线球滚成了调色盘。“太姥姥说这是彩虹的丝线!”儿子兴奋地举起混色毛线。午后的阳光里,四代人的笑声惊醒了躺在针线筐里打盹的小狗。儿子趴在姥姥的膝头,小手捏着毛线针比划,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,恰似当年那对依偎着织梦的身影,不变的是银针碰撞的脆响依然像二十年前那般清亮。
随着年岁的增加,她虽已看不清细小的针眼,却学会了用粗棒针编织记忆的新方法。她给重孙织的歪歪扭扭彩色格子小毛毯,正以另一种形态,继续编织着生命的经纬。或许真正的魔法不在于飞针走线的技巧,而在于有人愿意把漫长的光阴抽成丝、纺成线,将滚烫的心意织进年复一年的春风里。
岁月如流,许多记忆都在时光的冲刷下渐渐模糊,可姥姥的爱,似一颗璀璨的明珠,在我心中永远闪耀,永不褪色。我会永远珍惜这份偏爱,努力用我的爱去回报她,让姥姥的晚年充满幸福和温暖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意识,用先进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统领公司发展大局,苦练内功,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,更好地为广大客户服务,为推动公司持续、稳定、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,欢迎各位朋友莅临西安指导,真诚祝愿各界朋友生活幸福,事业兴旺!
版权归新泰源工贸有限公司所有 陕ICP备14013495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西安 SEO